《 棄貓:關於父親,我想說的事 》 這本書,不只是村上春樹對父親的思念,更是他對家族歷史和過去傷痕的深刻反思。 他用非常真誠、很個人的方式,回憶起和父親之間的種種。
當一段關係終止,無論親疏遠近,心中總會留下一塊空白。 我們會開始在腦海裡翻找過去的記憶,想著那些和對方有關的點滴,就像某位我們喜歡的歌手引退或離世後,大家會在網路上分享他的歌曲和回憶,有段時間會不自覺的一直在聽他的歌,一直到那股情緒慢慢過去。
這些記憶,有時是小小的日常細節,有時則是人生中刻骨銘心的瞬間。 村上在父親過世後,心裡一直有些話想說卻寫不下來,直到有天,他想起某個夏天跟父親一起到海邊遺棄一隻貓……
那隻貓,就像他和父親之間共同的記憶,也是那隻被家族選擇遺忘的「記憶之貓」。 有些記憶,我們或許刻意封存,但它們總會如那隻棄貓,在你以為遺忘的時刻悄然歸來。 這種雙重象徵貫穿全書,也讓人感受到記憶雖然脆弱,卻也很頑強。
透過這段往事,村上想起了童年的片段,也開始去面對父親當年參與戰爭的經歷。 那是一段在家裡幾乎不被提起的歷史——父親曾是侵華日軍的一員,父親的沉默,讓村上思考了很多關於罪惡感、沈默和孤獨的問題。
也許我們都只能各自呼吸不同世代的空氣,背負各自固有的重力活下去。
而且只能在那框架的趨勢中成長下去。 沒有好或壞,那是自然的過程。
書裡有很多細節讓人感覺到村上試著走進父親的心裡。 像是他提到父親晚年經常誦經,這不只是宗教信仰,更像是對自己過去人生的反省。 村上也在這個過程中,慢慢去理解父親的孤單與掙扎,並在這個過程中,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和責任。
這本書的語言很簡單,沒有太多複雜的詞句,但情感卻很深。 雖然談的是像戰爭、創傷、家庭這些沉重的話題,村上的語氣卻很平和,讓人能夠靜靜地聽他說完這些故事,也比較容易走進他的世界。
所謂歷史就是這麼回事 – 從無數的假設之中所帶來的,一件冷酷的現實。
歷史並不是過去的事情,那會在意識的內側,或無意識的內側,
化為有溫度有生命的血液,不容分說流向下一個世代。
這本書,是一封遲來的告別信,也是一場與過去的和解之旅。 村上透過文字,向父親表達愛與諒解,並試圖在與父親的對話中找到自我。
這本書 uman 是購買電子書 → → 買書去